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bet365vip>>伊斯兰教景观
【北京】牛街清真寺   2010年10月27日 bet365vip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牛街清真寺,在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牛街,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也是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

 

据《北京牛街岗上礼拜寺志》记载,该寺创建于辽圣宗十三年(966)宋太宗至道元年(995)重修,明宣德二年(1427)扩建,明正统七年(1442)整修。明成化十年(1474),都指挥詹升题请名号,奉敕赐名“礼拜寺”,故有“明寺”之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按原样进行了大规模修葺,礼拜寺修缮完毕之后,康熙皇帝赐了一块“敕赐礼拜寺”的牌匾,至今仍保存在寺内。

 

进入牛街清真寺内,历经千百年的建筑--礼拜大殿、望月楼、梆歌楼、讲堂、碑亭等保存完好。精美的雕梁画栋,别具风格的殿堂屋顶,随处可见的《古兰经》文和赞美穆罕默德词句的细部装饰等,处处呈现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与阿拉伯式清真寺的完美结合。

 

寺门有5门,中大边小,前有朱漆木栅。寺内东南小院有2座筛海坟,据现存元至元十七年(1280)和二十年(1283)两块阿拉伯文墓碑记载,系宋末元初前来中国传教的波斯人艾哈迈德和布哈拉人阿里之墓。寺内还藏有《古兰经》阿波文对照手抄本、木刻和明清香炉等珍贵文物。寺内保存的这些重要的文物和碑刻,是研究伊斯兰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该寺坐东朝西,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全寺建筑集中对称,其格局采用中国宫殿式的木结构形式为主,其细部带有浓厚的阿拉伯建筑的装饰风格。由礼拜殿、望月楼、梆歌楼、讲堂、碑亭、对厅、沐浴室等组成。寺门对面一大影壁,长40米,高5米,汉白玉底座,灰色大方砖镶面。寺的主体建筑为礼拜殿,面积600平方米,坐西朝东,它与其他清真寺所不同的是,进寺东门绕大殿左右两侧再迂回入殿,故称“珍珠倒卷帘”。

 

除寺内建筑物外,重要文物还有:一座高270米,上铸阿拉伯文和“大清嘉庆三年秋月吉日建造”的铁香炉;一口高050米,上铸“道光丁末年有恒堂造重150斤”的铜香炉,重达1800多斤,清乾隆四年(1039)造的大铜锅,以及一块明万历年间记载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礼拜寺经过的石碑。礼拜寺的建筑,采用了中国木结构的传统形式,但在主要建筑物的细部装饰上,带有伊斯兰教建筑的阿拉伯装饰风格。

 

影壁 牛街清真寺比较著名的建筑应当数寺门前大影壁上的“四无图”玉石浮雕了。这部作品出自明代前期,图高80厘米、宽35厘米,图上绘有钟、如意、棋盘和香炉等。虽然整幅图不大,却寓意深长。这幅浮雕图内四种物件各有所指,“钟”通“忠”,如意的“意”通“义”,“棋”通“齐”,香炉的“香”通“襄”,这四个字合起来就是“忠义齐襄”,即忠义双全的意思。封建社会提倡上尽忠,下结义,这样才能功成名就,这幅浮雕用四件事物很好地概括了这个意思,可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另外,大多数人认为图中的钟、如意、棋盘、香炉四件东西与穆斯林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四无图”得名的原因。“一无”是“有钟无人敲”,穆斯林每天以太阳的高度来认定晨、晌、晡、昏、宵五个时间,做五次礼拜,根本不靠敲钟报时,所以清真寺内没有钟,即使有,也只不过是个摆设罢了。“二无”是“有玉无人佩”,是富贵的象征,自然是人人垂涎的宝贝,但是穆斯林的教义是,今生富贵与否都由真主定然,假如没有富贵命,一味地过分争取,浪费时间,倒不如多花点精力做善功,因而也无需佩带玉。“三无”是“有棋无人下”,真主鼓励教徒们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在闲暇的时候也不能懒惰,要主动到清真寺去做礼拜,不要总是赏花下棋放纵自己。“四无”是“有炉无香烧”,清真寺并不像佛寺道观内总是烟雾缭绕,让人有轻飘飘的感觉,礼拜寺的香火主要是用来“闻香”的,真正做礼拜时是不点香的,所以香炉也就没什么用处了。“四无图”设计者的动机至今让人琢磨不透,但是这幅浮雕构图古朴简练,意境深远,不仅是牛街清真寺的一件珍贵文物,也是北京浮雕中的一件瑰宝。

 

礼拜殿 全寺主要建筑。有三层屋顶,殿顶衔接处有一道垂直的半弧形影壁,成为殿顶的一个特殊装饰。最前面的是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俗称窑殿,是整个清真寺的文物精华。建筑上有北京难得一见的宋式小作法做的六角藻井。窑殿内用珍贵的辽宋时期遗留的龛式木雕经文阁。南北壁有十世纪用苏鲁体阿文书法写的训句。东梁上的用6幅宋代遗存彩画,送画中的立耳三足和圆扁三足香炉样式反映出了刚到中国来的穆斯林先民对宗教器皿的选用还不太讲究。到了明代就了规定的样式。窑殿正面壁龛上,满雕精巧的阿拉伯文和花朵。殿内普相仿和天花板上,施以“博古”、“花卉”等彩绘。礼拜殿内悬挂着用玻璃串珠、彩色玻璃灯罩组成的各式大吊灯。殿南北五楹,东西3进共42间,纵深30余米,由18根立柱组成21个拱门,殿内可供千余人礼拜。梁柱间用尖拱形,天花梁柱上以粉贴金绘成阿拉伯图案,门楣饰以各种文体的《古兰经》文。殿后部穹窿藻井系宋代建筑,两侧用阿拉伯文组成的雕空门窗,笔法苍劲,属“库法体”。

 

望月楼 高约10米,平面呈六角形亭式阁楼,重檐歇山顶,亭顶盖覆有上黄下绿色琉璃瓦,周围有窗扇,窗外绕以走廊。寺内东侧有与大殿、梆歌楼成一字形的对厅7间,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是聚会议事之所。大殿南端有名为“涤虑处”的男、女分设沐浴房,供穆斯林洁身净心之用。寺院东南跨院内有两座“筛海坊”。

 

梆歌楼 在礼拜殿的正前方,是一座歇山重檐方亭建筑。梆歌楼是作礼拜前登楼向教民报告时间的,所以又叫宣礼楼或唤醒楼。它的前身是宋元年间修建的尊经阁。

 

碑亭 在礼拜殿前的月台两旁,左右对称。右亭建于明弘治元年(1487),为敕赐礼拜寺碑记。左亭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有汉阿两种文字刻的《敕赐礼拜寺记》碑,但碑文字迹大多无法辨认。梆歌楼与两座碑亭三足鼎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5年和1979年两次拨款对该寺进行全面修缮。现中外穆斯林经常到此进行宗教活动和参观访问。北京市宣武区伊斯兰教协会和北京穆斯林建设牛街基金会均设在寺内。1998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街清真寺-历史

 

牛街在辽朝是叫做柳河村,是一片很大的石榴园,据说牛街即“榴街”的谐音。不过当时牛街附近的确有很多果园和菜园,枣林街、樱桃园和南菜园的名称都是从那个时候沿用下来的。关于牛街清真寺的始建年代,史料上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在公元960年前后,有一位叫革瓦默定的阿拉伯“筛海”来北京传教,他的儿子品行很好,而且有特异功能,对金银财宝、爵位官衔没什么兴趣,他对皇帝说燕京这块地方以后必将是个兴隆之地,希望能在这里修建一座清真寺。皇帝对此大加赞赏,恩准他在京城南郊建了一座礼拜寺,就是牛街清真寺。

 

早在牛街清真寺修建之前的唐代,西域的商人就陆陆续续地通过丝绸之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经商,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久居中国,是中国最早的“回回”。但是回民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则要“归功”于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骑兵们。12世纪末,成吉思汗两次西征,占领了许多阿拉伯国家,除了施行一贯的烧杀政策之外,他们还俘虏了大量的回人。成吉思汗明白自己的帝国战争需要不断地扩充军队,于是他将数十万的回人编入蒙古军队,驱使他们去实现自己的“帝国梦”。但是这些虔诚的穆斯林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半个多世纪以后,忽必烈修建了大都城,并下令各军就地落户,于是,这些回人随着蒙古军队开进了大都城,开始在北京城内定居。作为穆斯林,礼拜寺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牛街上的清真寺开始热闹起来了。

(编辑:霍群英)

牛街清真寺

碑亭

牛街清真寺

清真古寺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霍群英 李文彬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44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