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守誠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2月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瘟病頻發、疫情肆虐,人們在採用醫療措施予以應對的同時,也催生出各種驅瘟逐疫的宗教儀式。北宋以降,中國部分地區尤其是瀕江臨海的水域沿線地帶,逐漸興起以送瘟為主旨的禮俗活動,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打造船隻(紙、竹、木等材質)遣送瘟君離境。這種遣船送瘟的做法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並延續至今,遂成為族群集體性對抗瘟疫的古老記憶。本書立足於傳世文獻資料與田野調查材料,援引多種方法進行跨學科、立體式的綜合研究,深入發掘文本的豐富內涵,系統勾勒出北宋以來道教送瘟信仰及其儀式的發展和演變。
作者簡介:
姜守誠,1975年生,山東煙臺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聊城大學,獲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6年5月~2008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第一站)。2008年8月~2009年7月,(臺灣)“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後(第二站)。2005年7月起,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道教史、道門文獻、齋醮科儀、宗教考古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哲學動態》、《中華文史論叢》、《簡帛研究》、(臺北)《新史學》、(臺南)《成大歷史學報》、(嘉義)《世界宗教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三項。
目錄
序(丁煌)
緒 論
一、學術回顧
二、概念詮釋
三、研究方法
四、學術價值
五、內容框架
上篇:宋元時期
第一章 “祀瘟神”與“送瘟船”——中國古代瘟疫醮之緣起
一、北宋以降“祀瘟神”習俗的流行
二、兩宋“送瘟船”習俗的勃興
三、明清“送瘟”習俗的傳播及衍變
四、“打醮”與“現枷”
第二章 宋元道書所見瘟疫醮考源
一、瘟疫醮的起源
二、瘟疫醮的流程
三、瘟疫醮的神位
四、瘟疫醮的法信
五、瘟疫醮的疏文
第三章 宋元神霄派遣瘟送船儀研究
一、《神霄遣瘟送船儀》的文獻學研究
二、送船儀文本的釋讀與分析
附錄:《神霄遣瘟送船儀》(收入《道法會元》卷二二〇)
第四章 宋元神霄派遣瘟治病訣法考述
一、遣瘟送神盤法
二、入房退病法
三、兩種訣法文本的比對分析
附錄:《神霄遣瘟治病訣法》(收入《道法會元》卷二二一)
中篇:明清時期
第五章 “祠沙”“放綵船”考釋——兼論對明清閩臺王醮儀式的影響
一、“祠沙”:北宋浙江沿海一帶船員的祭海習俗
二、“放綵船”:明代越南及廣東等地民眾的禳災傳統
三、明清之季“王醮”儀式的理論來源
第六章 明代《武陵競渡略》檢視閩臺“送王船”習俗的歷史傳統
一、基本流程和儀式擇期
二、“送標”與“送王”
三、“兵罐”釋義
四、“請巫作法”與“設醮送瘟”
五、神霄雷法與“和瘟押煞”
六、王醮科儀文本中的競渡遺俗
第七章 明清文獻中所見閩臺王醮儀式
一、閩地文獻中的“出海”習俗
二、臺灣志書中的“王醮”儀式
三、閩臺王醮儀式的比較分析
附錄:臺灣方志文獻中的王醮史料
下篇:現代臺灣
第八章 臺灣王船信仰的地域分佈及特徵
一、曾文溪流域
二、八掌溪流域
三、朴子溪流域
四、二仁溪流域
五、東港溪流域
六、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
第九章 請王?宴王?送王——臺南曾文溪沿岸的王船祭習俗
一、請王
二、“宴王”與“添載”
三、送王船
四、王船的質地及構造
五、科儀文檢
附錄一:臺灣南部“送王船”習俗之科期一覽表
附錄二:臺南地區王醮儀式的調查案例
附錄三:蘇厝長興宮王船添載明細表(王船艙口簿)
第十章 關祝五雷神燈儀
一、《五雷神燈儀》文本的考源與分析
二、今本《五雷神燈儀》與道藏本《正一殟司辟毒神燈儀》的文獻比較
三、關祝五雷神燈儀的科介流程、文檢格式及法信名目
附錄一:《金籙禳災和瘟五雷神燈儀》(又稱《靈寶禳災瘟司部五雷燈科儀》)
附錄二:《正一殟司辟毒神燈儀》
第十一章 禳災和瘟三獻儀
一、文場部分:和瘟三獻
二、武場部分:逐疫押煞
三、文檢與法器
附錄:《太上靈寶禳災和瘟三獻科儀》(又稱《金籙禳災和瘟正醮酌獻儀》)
第十二章 打船醮
一、科儀文獻分析
二、科介流程介紹
三、“唱儎”名錄考釋
附錄一:臺南地區《金籙禳災祭奠王船醮科儀》(又稱《祭奠王船真科儀》)
附錄二:高屏地區《太上靈寶禳災祭船科儀》
附錄三:送船歌
結束語:從書齋走入田野
一、道教研究為何要回到田野現場?
二、信仰與儀式:道教田野調查的兩個維度
三、田野調查應克服的不良傾向
四、結論
參考文獻
後 記
序
姜守誠博士所著《中國近世道教送瘟儀式研究》撰稿完成,付梓前,徵我為序。本書內容主要論述北宋以來道門驅瘟的歷史及其儀式的源流,並結合臺灣南部的王醮科儀展開考察。
姜君於二零零八年八月一日至次年七月三十一日,來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其學術視野亦由書齋轉向田野,故對宗教與民俗文化漸能全面的理解。守誠先期而至,安頓棲止住處後,即來晤談,經我引薦與幾位府城世業道長相識、獲允臨場見習,更由敏求好學而結識不少新老道壇當家,遂得參閱各家世傳科儀抄本、法訣冊子,拍攝臺南、高雄、屏東地區儀式活動近百場次。他負笈返京後,歷時多年完成此書,綱舉目張、考鏡源流,為當前中外學者於此議題論著中,最稱嘉善者。看倌讀之,當知我言非虛。樂於梓行之刻,聊記數言,爰為薦介。
守誠君治事勤敏,為人謙恭有禮,覽其書如再親其人。他滯留成大期間,聆聽我所開設的道教史課程,善於運用成大豐富的圖書館藏,於系中同學、職工教師相結殷篤,因而得道多助。讀其書如見其人,祈讀姜守誠書者,深思再三。
丁煌
2016年9月29日於臺南書寓
後 記
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應邀赴臺灣的“國立”成功大學(簡稱“成大”)從事博士後研究,有幸成為首位聘自大陸的博士後人員。成大是島內四所名校(臺、成、清、交)之一,排名僅次於臺灣大學、位列全臺第二,素有“北臺大、南成大”之美譽。我最初對成大的關注,則是因為那裏有位研究道教而聞名學界的丁煌教授。現在想來,入職成大、師從丁先生,實屬機緣巧合、命運安排。在成大期間,我聆聽丁師開設的道教史課程,時常跟隨他去尋訪道友、品嚐美食,談論學術、鑒賞古書,好不愜意。歷史學系鄭永常、王文霞、王健文、陳玉女、陳梅卿、陳恒安、蔡幸娟、顧盼、江達智、張宴菖、葉秀玉、雷晉豪等師友,為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便利和支持。此外,徐健勛、陳昭吟、劉煥玲、曾金蘭、蕭百芳、郭正宜諸同門在生活上給予的關心和照顧,使身處異鄉的我備感溫暖。上述人與事,共同構成了我對成大的美好回憶。
成大坐落位於美麗的臺南市,這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南瀛古城,是臺灣最早開墾的地區,見證了寶島的歷史滄桑和社會變遷。17世紀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後,即著手在今臺南安平、赤嵌等地修築城堡。明鄭政權及清領臺灣時曾推行“一府二(三、四)縣”的行政區劃,臺南始終是臺灣府(承天府)的治所駐地,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遂被稱作“全臺首府”。這裏物阜民豐、世風淳樸、景色宜人,尤為難得的是,在推動現代化進程中依然重視和傳承了古老的禮俗文化。時至今日,臺南民眾的宗教信仰仍十分虔誠:寺廟宮觀、祠堂壇社,遍佈街巷;迎神賽會、薦拔超亡,殆無虛日。這所城市堪稱是承載漢人信仰的“活化石”,也是學界從事宗教調研的絕佳場所。在成大期間,我借助地利之便,對臺灣南部地區靈寶派科儀展開深入考察,獲得大量珍貴的第一手材料。這本小書就是對當地頗具特色的王醮儀式的思想淵源、傳播沿革、文獻依據及科儀現狀的討論分析,亦是我計劃撰寫“南臺灣靈寶道派科儀研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書稿完成後,於2014年12月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立項(批准號:14FZJ003),略作增訂後於2016年3月結項(證書號:20165034),遂交付人民出版社刊印。古人云“禮失求諸野”,臺灣地區現存的宗教儀式活動就像是一面“鏡子”,不僅投射出道門齋醮的風采和典雅,充分體現了道教的旺盛生命力,也有助於我們反省當今社會在推崇“科學”理念下的信仰缺失,激勵人們去尋找失落的傳統,重塑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我在田野調查時,得到臺南、高雄、屏東等地諸多宮觀、道壇及道長的關照和襄助,他們是:陳榮盛、杜永昌、郭獻義、林慶全、林德義、林振聲(阿喜)、陳槐中、林仲軒、吳政憲、郭孟傑、林子喬、徐富茂、郭文安、鍾旭武、許玄丕、杜信頤、吳龍舞、吳明府、廖志瑋、蘇基財、黑仙、楊宗斌、賴廷彰、楊太雄、翁太明、何仙東、蔡志民、尤登宏、顏德川、廬俊龍、余玉堂、何國川、陳志良、謝明串、陳英明及其他眾多道友,茲不一一列出。承蒙他們的慷慨惠允,我得以進入內壇,現場觀摩並拍攝各種儀式表演近百場次,並有緣睹見各家道壇珍藏的科儀抄本和功法秘訣等資料,為日後的研究打下堅實基礎。本書中內附插圖百餘幅,若無特別說明,均是我現場拍攝的照片。
最後,感謝人民出版社編輯李之美博士為本書出版付出的辛勞。感謝我的家人——父母、妻、子、兄姊,對我投身學術、不問俗事的寬容和理解。
姜守誠謹識
2016年12月
(编辑:李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