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bet365vip>>新闻
“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举行   2017年5月22日 bet365vip

 

“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举行

 

2017518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的“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一层会议室举行。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王早娟副教授、白冰讲师、李永斌讲师,博士生冠秀杰、李媛、曹兴中、谢志斌,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学院相关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及日本高野山大学名誉教授、高野山灵宝馆馆长静慈圆教授,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陈佩筠女士,“空海入唐之路”巡礼团成员等近50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开始,李利安教授首先致辞。李教授代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欢迎日本友人的到来,对空海大师入唐求法以及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对静慈圆教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重走空海入唐路表示由衷的钦佩。并介绍了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研究现状与成果以及研究人员。

 

 

静慈圆教授发言

 

随后,静慈圆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主要围绕空海大师的生平以及其“十住心”思想的形成。静慈圆教授认为,关于空海大师,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31岁之前在日本;二是31-33岁在中国的唐朝;三是33岁之后在日本。31岁以前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是空海大师18岁那年,入大学;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是24岁那年撰写了《三教指归》一书。《三教指归》讲了儒家、道教、佛教的问题。在空海大师33岁归国以后,其中的36岁、40岁是两个重要的时间点。在36岁的时候,空海大师向嵯峨天皇上表文。到40岁时,空海大师通过大量的、深度的研究也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密教思想。

 

另外,静慈圆教授提到空海大师在佛教方面有诸多思想,而本次座谈会讲的是空海大师的“十住心”思想。静慈圆教授讲到,空海大师将“人心”分为十个方面,称为“十住心”。从第一住心开始到第十住心对应的是人心对佛教领悟的过程,且是一个不断升华地过程。这一不断升华的过程,如同人爬梯子一般,会面临着“爬到了第十级,到了第十一级了还要不要爬”、“怎么爬”、“会不会掉下去”等问题。空海大师把平面发展成一个球体,达到不管从哪个方向走都不会掉下来的状态。

 

李利安教授对静慈圆教授的发言表示赞赏与感谢,他在回应中说,十住心是生命状态的不同阶位,分别对应不同的修行方法,既可看成一种判教学说,但说到底还是一种关涉生命层次的修行次第。而在佛教历史上,关于修行次第的学说是非常多的。在中国汉地佛教中的不同宗派都有不同的修行次第。在密教之内,藏密有藏密的修行次第,唐密有唐密的修行次第。在唐密当中甚至不同的经典与法门,修法次第都是不一样的。而十住心是空海大师对佛教理论尤其是密教理论汇总之后的一种完整体系,是对惠果大师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代表了他修行体系的一套独特的创见,这中理论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静教授的讲演对空海大师十住心理论有新的解读,其中关于平面与圆形等比喻性阐释可能因为语言传递环节的障碍今天也没有时间来深入讨论,希望以后能看到静教授的完整论文,以便学习与讨论。

 

随后,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王早娟副教授、白冰讲师、李永斌讲师、谢志斌博士、曹兴中博士,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陈佩筠女士就“空海大师与唐代中日文化佛教交流”这一议题在座谈会上发言。

 

 

王早娟副教授发言

 

王早娟副教授首先对参访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静慈圆教授表达敬仰之情。王早娟副教授认为空海法师是历史上沟通中日文化的友好使者。他在唐代到中国之前,就已经深入学习了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804年至806年在大唐的两年半时间,是他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期,更是实践期,在这期间,他在更深一步了解当时各种宗教思想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的书法、绘画以及诗歌格律。空海回到日本后,把这些中国文化都进行了推广,他在沟通中日文化方面的功绩值得我们铭记。

 

 

白冰博士发言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讲师白冰博士认为,空海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传承中国唐代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被惠果阿阇梨授为第八代祖师。从这个角度来说,空海为中日佛教的交流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佛教外,空海还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并著有《文镜秘府论》,成为了解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这些都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李永斌博士发言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讲师李永斌博士认为,空海大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空海大师眼界敏锐,选择最新思想。在当时日本佛教的传统思想的氛围中,空海大师敢于前往唐朝学习先进的佛教思想。第二个方面是空海大师及时回传,愿回祖国传播。空海大师在唐吸收了先进的佛教思想后心系祖国,而同时期的一些日本来华僧人却并非如此。第三个方面是发展创新佛教思想,如六大缘起、十住心判教。空海大师继承惠果大师的真传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创立了真言宗,这在日本佛教史上是非常重要的。第四个方面是空海大师重视教育,培养弟子。其法脉传承至今,为唐密的回传奠定了基础。

 

 

谢志斌博士发言

 

谢志斌博士谈到中日佛教文化在当代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交流?谢志斌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一方面,日本佛教对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启示,第一,日本佛教的社会文化慈善等事业,可以为中国佛教现代化转型发展提供借鉴;第二,日本佛教制度特殊,寺院各有归属的体系,佛教力量相对比较集中,中国佛教力量分散,在制度方面也许将来会有所调整;第三,日本佛教是当今中国传统佛教中某些派别教法和传承的重要回传源头,尤其是密宗;第四,中国的佛教寺院建设可以从日本寺院建设中吸收、借鉴很多因素和模式;第五,日本佛教寺院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绩值得中国佛教寺院学习。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对当代日本佛教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第一,中国传统佛教的内容和“佛光山”等中国当代佛教都是日本佛教继续发展、更新的重要输入源头;第二,日本佛教目前也面临形式化等等一些问题,中国佛教的深厚内涵、优秀精神可以为其寻找突破提供思考;第三,中国佛教现在、未来会培养大批优秀的佛教人才,可以对日本佛教的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总之,中日佛教在当代的发展需要互相护持,共同走向现代,走的更远,这才是真正的“重走空海路”。

 

 

曹兴中博士发言

 

曹兴中博士提到,以空海为代表的一大批入唐僧,回国后开山立宗,弘法利生,在这个过程中,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一定会有矛盾,有融合,有共生,有发展。随后就“空海大师是怎么处理佛教与神道教之间的关系的?”这一问题向静慈圆教授请教,静慈圆教授对此做了详细解答。

 

 

陈佩筠女士发言

 

陈佩筠女士发言,认为静慈圆教授对空海大师的“十住心”思想进行了新的阐发,很有新意。静慈圆教授对空海大师的思想经历了质疑、研究、体验、实践、传承等五个阶段。而在实践的这一阶段中,静慈圆教授三十多年不断地在重走“空海入唐之路”,是一位了不起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

 

 

李利安教授发言

 

最后,李利安教授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李利安教授认为,唐代长安是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中心,以空海为代表的日本人来到这里学习佛教等中国文化,鉴真等中国僧人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他们的文化交流活动将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交往的空间轴向东延伸,成为链接整个东亚的文明交往大道通。如果说以长安为基点,丝绸之路的向西延伸,使世界几个文明区域连接在一起,那么以长安为基点,丝绸之路的向东延伸,则促成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西北大学所在的这个地方,在唐代的时候属于太平坊,坊里有实际寺,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净土宗创始人善导、日本律宗创始人鉴真等都曾经在这里驻锡。这些人的思想都传到了日本,并对日本佛教和日本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西北大学这个地方留有一千年前中日文化教理的历史印记。历史上有空海大师在长安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今日则有静慈圆教授率领的团队来到西安进行祖庭朝拜与学术交流,一千年的历史实现了古今的贯通与呼应。过去中日之间的交往属于丝绸之路文明交往的有机组成部分,今日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今天,静教授率团来访并与我们一起举办“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也成为民心相通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历史上,日本人向中国学习佛教文化,是中国人向印度学习的一种延续;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向日本学习,这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一个延续,中日都是虚心好学的民族,并在学习方面充分展现了友好坦诚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希望中日两国人民继承这种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新的背景下和新的高度上不断发展。

 

 

互赠礼品

 

 

合影留念

 

座谈结束后,李利安教授与静慈圆教授互赠礼品,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李利安教授等人陪同日本客人参观了西北大学校内的唐实际寺遗址纪念亭及橘逸势勉学之地纪念碑。在座谈会之前,李利安教授还陪同客人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并受到刘丰馆长的欢迎与接待。客人们对唐实际寺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井真成墓志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来源: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霍群英 李文彬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44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