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bet365vip>>新闻
在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佛教不能缺位   2017年4月25日 bet365vip

庐山论坛·佛教与中国文化峰会热议佛教与文化自信

 

422日至24日,由中国文化院、北京三智文化书院、江西九江市佛教协会共同主办的庐山论坛·佛教与中国文化峰会在九江举行。来自中国佛教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研究机构、寺院的40余位专家学者、法师大德,围绕佛教与文化自信”“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九江佛教的历史传统”“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演讲与对话。

 

江西省九江市佛教协会会长辉悟法师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在九江,佛教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九江佛教历史悠久,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传承者、弘扬者和见证者,是宗教中国化的成功典范。现在,九江佛教界同样应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继承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贡献优秀的文化资源,以独特的思想智慧,开创弘法利生的新局面。

 

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为本次论坛发来贺信。贺信中说,中国佛教应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这不但是继续提高佛教对维护并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繁荣的需要,也是引领人类走出种种风险与危机的需要。建议加大研究深度,努力培养严守戒律、虔敬事佛、学兼内外、通晓中西之僧才;教理教义之阐发与弘扬,应与时代特点水乳交融;解放思想,创造出新时代之新格义,主动与世界其他宗教对话切磋。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曹国庆在致辞中指出,千百年来,江西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禅宗的阐化基地。佛教兴丛林、立清规也出自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兴丛林,天下效仿;百丈禅师立清规,时至今日仍为佛门律仪纲维。一千多年前,佛教在中国就已经实现了中国化。当代多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积极推动人间佛教的建设,这是佛教坚持中国化的新努力。

 

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在致辞中说,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外来文化,也要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纯一法师在致辞中指出,庐山论坛对于促进庐山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探索,展示庐山佛教的魅力,乃至多元文化资源的整合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指出,如果没有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佛教就不可能从一个地方性宗教发展成为亚洲宗教,乃至世界性宗教;今天的世界佛教就不可能具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如此诱人的外在风貌与内在精神。他强调,应该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佛教,从中国佛教的立场考察世界佛教,对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作用、价值要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有利于为中国新文化走向世界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思路,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尊,有利于深刻认识佛教在当前中国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方面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从文化交融演进、化世导俗功能的视角,说明了佛教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本性法师提出佛教伦理的中心主轴以及十大核心理念,即慈悲与智慧、忍让与包容、自省与忏悔、中道与圆融、和合与共生。并提出,十大核心理论可以成为全球伦理的金规则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元春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为当代中国佛教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佛教界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有文化自信,更要提升自身素质,在走出去请进来的民间外交中,将纯正的信仰转化成自立立世的实践,更好地发挥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独特作用。

 

西北大学教授李利安从习近平主席于20143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精神底蕴。并指出,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形成是中印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印证的是中印文明交流互鉴的平等性和包容性。

 

计量大学教授邱高兴认为,佛教以圆融的思想、自信的精神植根在中华大地上,并以一种思想和信仰的力量,在不断影响着现代人的观念与行为,这些佛教精神是建立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金玉在学术总结中指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历程中,佛教不能缺位,应有宽广的眼界与胸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滋养和丰富自己,并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守护者。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营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

 

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钰法师介绍,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佛教与文化自信,以及佛教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角色担当。论坛对于重新唤醒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凝聚民族文化力量、确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世界性传播、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记者吴艳)

 

(来源:2017425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霍群英 李文彬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44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