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2018年5月29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实施中的宗教风险研究系列讲座之六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行。
主持人郑筱筠副所长
此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陈进国博士,题目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变迁——以深圳市为例”。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评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三十余位学者专家参加讲座。
主讲人陈进国主任
本讲座是陈进国博士在深圳市进行为期约1个多月的田野调查的成果之一,他一共走访了深圳及香港接近一百多个民间庙宇、祠堂及私人信仰场所,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深圳民间信仰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治理经验、存在问题。他首先介绍了深圳的宗教生态及民间信仰的特点,深圳的民间信仰神明体系有几大类别,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并与周边的珠海、中山及香港有着许多共通性,其中既有水上人家(疍民)的固有信仰,也有多元族群(如客家、潮汕、福建)融合的结果,形成了以海洋信仰为主轴的多元和谐的民间信仰生态景观,比如海神或水神信仰、观音信仰、圣贤或英雄崇拜、土地崇拜都相当突出。在城市化进程中,深圳的民间信仰呈现了庙际交流网络日趋活跃、庙宇属性问题日趋复杂化、自我治理体系日趋成熟、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的联系千丝万缕、城市开发者对民俗信仰的态度日趋包容等发展趋势。为本土信仰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的民间信仰庙宇在确立中华文化主体性,保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保持宗教文化生态平衡,维护国家的宗教文化安全,仍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民间信仰庙宇居然还保持着相当的数量,更充分体现了深圳之开放、包容的城市特性。
点评人尹虎彬研究员
尹虎彬研究员点评指出,陈进国博士讲了政府如何治理宗教、治理社会民间信仰的问题,是今天讲座非常有意义的地方。他没有从抽象思辨的角度谈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而是回到了历史现场,他在深圳大致看了100多个庙宇,对那些庙宇的分类、庙宇后面的社会组织、它所属的一些族群的分析体现了深厚的学科底蕴。
在提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孟慧英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萨敏娜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民间信仰现状、妈祖信仰等问题与陈进国博士进行了交流探讨。
郑筱筠研究员在学术总结中指出,这次讲座的内容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值得深思的话题,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科理论体系是我们学者的使命和担当。
据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宗教风险研究”项目是郑筱筠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在2015年度开始启动,2016年申请并正式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研究员担任首席研究员。目前已经进行了六次专题讲座,课题组研究成果论文陆续发表,项目进行顺利。(文/图:王皓月)
(来源:bet365vip)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