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近期举办以“帝国、商业与宗教:佛教与全球化的历史与展望”为主题的工作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了交流与讨论。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颂教授指出,自古以来,帝国作为一种无远弗届的大一统体制,必然匹配一种具有普世性的意识形态,宗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帝国有扩张期的冲动,对暴力与征服的崇拜;有收缩期的恐惧,对和平与维系稳定的渴望,这些都需动员与耗费大量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宗教武装其头脑,商业新鲜其血液。三者密不可分。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金华发言指出,佛教在历史上曾经与数个大帝国发生过错综复杂的关系,体现在其为帝国全球化提供助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佛教自身所具有的国际品格。佛教具有普世价值和世界主义情怀,所以虽然它起源于南亚却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不止步于南亚或中亚地区,而是不断向外传播,最终横跨整个亚洲。佛教还具有天然的商业精神。佛教自古以来就是“一带一路”上商业活动的天然伙伴。佛教僧侣与商人的追求与使命固然不同,但商队的驼铃与僧人的锡杖却常常交相鸣响在黄沙古道上。二者的联合有物质性的——如交通等技术手段,有精神性的——如商人寻求佛法的庇佑,多重原因,注定了佛教与国际贸易联系在一起。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圣凯发言的题目是《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佛教与商业文明》,他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探讨了佛教与商业的关系。所谓佛教商业化现象,特指商业资本进入佛教领域,并借教敛财的现象。他指出,佛教、道教的商业化问题目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但在中国诸多宗教团体中,为什么佛教、道教的商业化问题最引人关注?他回顾了1949年以来佛教团体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了佛教商业化的背景。如上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后,寺院土地被没收,原本拥有农禅并重传统的佛教不得不开展一定的手工业、商业活动。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改善佛教界经济收益异常窘迫的局面,中国佛教协会提出了进行自养的口号。各地寺院开始开办素菜馆、法物流通处,一些寺院还收起了门票。而如今,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些乱象,这实际上侵害了佛教界的自身利益。如为了营建寺院,在地方政府和一些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出现了寺院借贷、甚至承租等现象。行政部门的多头管理,旅游、文管、园林、宗教等部门九龙治水,也导致乱象难以根治。而由于中国社会的快速现代化,人们对佛教、道教又寄予了某种“代表传统”的意象,这些都无形中放大了质疑的声音。
圣凯指出,佛教商业化治理既是一种神圣的回归,更需要一种教化。佛教团体本身要维护宗教的神圣性,依戒律进行治理;要与时俱进,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框架,规范佛教与社会的关系。佛教界要认清寺院经济的本质,通过修道和弘法,让寺院经济回归“供养经济需要”;加强制度监督与审计,加强内部的集体决策与监督,避免寺院经济成为“个人所有”,而是回归“常住所有”。圣凯说,商业时代是佛教从未遇见的,佛教界如果不反思与应对,就会真正被“商业化”。佛教必须有“化商业”的勇气与智慧,这是两千多年农业时代佛教的结束,也是新时代佛教的开启。同时,佛教界要对“新时代”有充分的认识,需要积极推进现代意义的佛教中国化,回归佛教的教化本位。
(来源:2018年7月10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